审计人员如何做到审深查透?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8日 09:47 | 来源:内部审计网 | 点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内部审计网

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如涉版权,联系删除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而审计方案的编制质量却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做到审深查透,审计技术与方法非常重要,审计人员要想审深查透,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坚持“三个”到位,把编好审计实施方案工作提到重要位置
   

(一)思想认识到位。在编制审计方案时,部分审计人员思想上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审计只要能查出几个问题,写一份报告报上去就算完了;甚至有的还认为编制方案是多余的,实在不行后补一份也可以,至于审计方案是不是要编制,具体按照什么要求编制,方案的性质、内容及实施程序等等都是次要的,不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果。由于存在上述认识,使审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由于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个别审计项目出现了审查面不广、审计力度不够、该审的没审、不该审的却作为重点进行了审计等等。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能否完成审计项目任务和顺利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严格审计方案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项目审深查透的客观要求。
   

(二)编制程序到位。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严格按照方案的编制要求,如编制的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及编制日期和审计分工等等。方案编好后,必须严格依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在实施过程中审计目标的变更、审计工作起止时间的改变等确需调整的,要编制相应的调整方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规定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批手续的,可以口头请示,在审计结束时,审计组要及时补充相应的调整方案。
   

(三)领导重视到位。成立由副局长任组长的审计领导小组,负责方案质量的审核和指导。同时,局主要领导对审计方案管理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和重视,要求各业务科室对审计方案制定中发现的审计质量问题认真纠正。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全局上下对方案编制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为严格审计方案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增强“三个”属性,把编制方案工作做实做好
   

(一)注重审前调查,增强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审前调查是编制优质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求对所有的项目都要根据其具体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认真做好审前调查。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注重资料的收集。审计人员要从日常审计工作中做起,在对每个项目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注意对纵向、横向相关联单位间的有价值资料的搜集、储存,并从中学会分析、总结和积累。二是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与组织、纪检、公检法、信访等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政纪、法纪、群情透视,并注意到与被审计单位业务往来密切部门进行走访,以此及时全面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有关情况,丰富编制方案所需的资料,发现审前调查疑点,合理确定重要审计事项。在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通过审前到纪检、信访等部门进行走访、调查,掌握该单位存在非法经营问题线索,并将其纳入重点审计内容。三是实施审前公告前移。在审前调查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等进行调查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将审计内容、范围、要求、举报电话等向被审计单位全体人员公告,广泛征集审计线索,突出审计重点内容,寻找工作切入点。
   

(二)明确审计目标,增强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目标是审计组对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在确定审计目标时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审计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审计经验和审计时间等。审计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考虑领导需求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都纳入审计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审计调查,掌握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全面反映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效益,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对资金管理使用等进行审计时,其项目方案的制定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国家的惠农政策和相关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考虑的,注重拓宽审计覆盖面、查清资金的收支情况。二是考虑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在开展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时,针对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广、涉及单位多,加上政府临时交办事项较多且审计人员相对不足等情况,我们充分发挥审计方案的带动作用,在财政和地税实施方案的编制上,不局限于审计单位的数量和审计资金的总量,而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究工作思路和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政府中心工作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业、地税等预算执行大户,切中时弊,抓住要害。
   

(三)落实审计责任,增强审计方案的严肃性。一是分工明确,量才用人。确定审计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时,重点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能否符合项目审计的需要,并落实相关责任到人;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内容的适当性、步骤方法的可操作性、审计范围、重点的适当性负责。二是审计组审计过程的跟踪检查。审计组成员具体负责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长负责审核,由审计组负责实施。在审计实施中,根据审计方案和掌握的审计事项、审计内容看审计组成员是否按方案要求进行,是否有遗漏,是否偏离。同时,对审计项目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对评估过程及依据加以记录,对方案中与实际审计不相适应的事项,及时提出并作出调整,起到及时督促、检查和调整审计进程、总体控制、按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的作用。三是明确负责人具体责任。规定审计组负责人对审计实施方案的各事项进行审核,如审计目标的可行性、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的适当性;审计步聚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及审计分工的恰当性。由于方案编制工作做到了内容具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动态控制,避免了针对性不强、与现场相脱节等问题的发生,有效地起到了指导、规范和控制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作用。
     

三、落实审定制度,提高审计方案质量效果


落实审计方案后续审定制。规定所有审计事项的复核工作必须以审计方案为核心,要对照方案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严格把关,不得脱离方案去审核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在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等进行复核时,必须对项目方案有准确的把握,以方案为依据,审核该项目是否审深、查透,是否存在漏审的审计事项,是否偏离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等,从而确保了审计方案这条主线能起到指导、贯穿项目始终的作用。(甘肃省民乐县审计局  张福铭)



关闭
联系我们
  •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     电话:0451-55191117
  •     邮编:150030
Copyright © 2023 东北农业大学审计处 版权所有